首页

思路客

书架
明天会更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修直我们的道路

《圣经》里的信徒祷告的内容中,有一句话的重复率相当高,那就是“请主修直我的道路”。对这句话我的体会很深,因为自己这一生,人到中年,只觉得走的弯路实在是太多了。我想有一定人世阅历的读者,一定很容易接受我的观,希望能修直自己的道路。

最近有一个朋友到美国旅游,很喜欢将美国的见闻与中国做比较。这位朋友的女儿在美国读书,观念很开放,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就忍不住劝道:“向人家美国人学习学习,不要什么都攀比好吗?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帮美国人带孩,整天就数落大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如何如何。人家的孩子,我父母都不这样拿我们相互比较。”

我的这位朋友立即反驳道:“不攀比,你怎么进步呢?”,又恋恋不舍地回忆起当初女儿考大学时,若不是有一颗随时与周围同学比较的心,不断“奋发图强”,哪里能够轻松地进名牌大学啊!

当时我在场,冲口而出地反驳我的朋友:“如果这个社会有一个公正的标准,我们自然都向那种标准看齐,自然也都不用相互攀比。”,然后我又转过头来,数落我的朋友的女儿:“你的话有语病,你向美国学习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攀比的内容。”

当然,两人都对我怒目而视。我这个基督徒当得实在不好,连一委婉的话方式都不会。大家见笑了。

表面看来,“攀比”有一种嫌贫爱富、虚荣嫉妒的潜在心理,并喜欢不顾情面的直接对比,使得胜者趾高气扬,失败者信心全失。学习比较,则抱有一种“对事不对人,对理不对人”的心态,学习别人的长处,警戒别人的短处,相对来,是比较积极的。

攀比和学习比较,都含有直接比较的内容。直接比较,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缺陷。心理狭隘,会:“人比人,气死人。”,心胸开阔,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督徒会:“常存感恩的心,同情、帮助和爱穷困的人。”

金庸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是深入骨髓了。《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章节。韦宝被发配到钓鱼岛上去钓鱼捉乌龟多年后,被康熙召回。君臣相见,真情流露一番。康熙笑道:“他妈的,你这子倒也长高了。”童心忽起,走下御座,道:“咱们比比,到底是你高还是我高。”走过去和他贴背而立。韦宝眼见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岂能高过了皇上,当即微微弯膝。康熙伸手在两人头上一比,自己高了约莫一寸,笑道:“咱们一般的高矮。”

我不想推这个故事中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当时清朝的官场提起身高,却没有尺子的概念呢?这个世界上,事物都有差异,有比较之心是很正常的。但比较又何需如此短视,一定要和身边的人站一个背对背呢?这个世界上,更好的比较形式,就是用一个公正的标准来衡量。

当然,我绝不是想打击任何人。中国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地,很多事情要确立一个公正的比较标准是很困难的。比方在美国,有网络上的资料可以查询一个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所以个人在公司是否受到公正待遇,上网查一下就大致清楚了,不必斤斤计较。但在中国,1990年代时,在个体户的“独资企业”待遇最差,港台企业次之,其次是国营企业,较好的是日资企业,最好的是欧美企业。同样是工程师,直接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其他的“灰色收入”的情况更是五花八门,很难谈到“公正”二字。

喜欢相互攀比也绝不是我们的专利。在一门美国的MBA课上,就讲了一个美国经理在东南亚开厂的奇遇,第一天工资刚发下去,第二天全厂的人就都相互知情了,各种抱怨纷纷上门。

即使在美国,世俗中所谓的各种公正的标准,一方面在不断地建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被人的罪性扭曲。人若想找借口,总可以不断地,需要等待环境改观。但若真的愿意去寻找答案,你会讶然发现,上帝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那根测量的准绳,那就是神的律法、仁义、公正和爱。

神创造世人,早就给人赋予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最终回归天国,与神同在。有了这一个人生目标,又有了神为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立定的准绳,并在困难的时候,向神祷告呼求;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怀着不灭的希望和忍耐的心;在跌倒的时候,向神忏悔,并靠行仁义、公平和爱,挽回自己的错失。现代社会中,基督的爱早已在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方生根。神早就给了我们修直人生道路的一切的必需内容,只要我们全心地顺服,接受神的引领而已。

2.坚固我们的信心

这一篇写未来的文章里,我却不愿意去盲目地奢谈未来。《圣经》的旧约中,犹太人的先知做了很多预测,都非常准确地应验了,这是为了彰显神的真实性的必要。到了新约时代,主要的教诲都是信仰、期望和爱,几乎不谈各种科学技术、军事政治、文治武功之类的“救国之道”。

我对这一也一直抱有疑惑,一直到在灵命进深营听新加坡神学教授的讲座时才恍然大悟。根据他的法,这个世界不缺所谓的“子”。罗马帝国覆灭的时代,几乎每个“上等人”,都自认为若全世界都按自己主意行,这个世界就能获得拯救。

其实大家看看现在的穿越型网络,就知道有多少可以在各个时代救国救民的子了。

然而真正要救世界的,还是人类共同的努力,是宽容和爱,是忍耐和合作,是一种寻求改变世界的合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信心。

在我最近陪朋友吃饭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幸运卷,其中的纸条是与信心有关的:“Confidence-is-not-what-you-get,it-is-who-you-are”。翻译过来,大概是:“自信不是来自于你得到的,是来自于你是谁。”

我还记得在国内创金长城品牌的时候,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很有股冲劲。公司的老板问我:“你真的有信心吗?”。我的回答是:“老板有多大信心,我就有多大信心。”后来一番拼搏,还真的为国产品牌造了一段的佳话。

其实仔细想来,信心的信字,自然是信靠、信用、信赖、信誉等含义,也就是,对社会的存在,抱有信任。在现代社会,物质已经很丰富,丰富到了过剩,过剩到了让穷人落魄困苦。那人们缺乏信心,自然是对物质的分配关系抱有怀疑了。

在美国最近发生了一个故事,在佛罗里达州,出现了一种叫“返回弃置房”的活动。所谓的弃置房,是那些物主因为失业等原因交不起按揭,因而申请破产而被银行收回的住房。有一个黑人组织者,组织了一批因为失去房屋而流浪街头的家庭,住回了这批房屋。

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警察有权利将住户抓到监狱中。也确实发生了银行人员报告警察,请警察抓人的情形。然而那个组织者对警察声称:“当一方面有房屋被闲置,而另一方面有无辜者(指那些次贷危机和公司裁员的受害者)流落街头,这才是真正的犯罪。”,显然,他的,是从《圣经》的角度,而不是从世俗法律的角度看待的罪。

最终警察看了一阵,离开了。警察的态度,与社区的邻居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社区的邻居也抱以同情的心态,并没有要求这些人搬走的时候,警察并没有觉得这些“犯法”了的人,侵犯了他人。

这种行为在电视上有较大的争议。有趣的是,佛罗里达州的“难民收容院”的院长,却是坚决反对这种行为的。在佛罗里达州,难民收容院的容量能收容至少90%的街头游民。院长反对这种直接进入住家的做法,在电视上,是因为这种方法确实违法了。我自己带“灰色心理”猜想,他肯定也在担心其他“老牌”的难民效仿这种方式,都去找弃置空房了。从而让他这个“难民收容院”的院长失业,直接降格为“难民”了。一笑。

至于美国的议会,则在加紧开会,由经济学家们介绍新的清洁能源的方案。从电视上可以看出,方案的主体,不仅体现了国家投资,也体现了向美国的私有资金引资的内涵。我与国内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也觉得中国经济缓解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在于国内的一些私有资金的启动。

中国人的文字,的确有一种天然的美妙。我们的信心,把信和心联系到了一起。若没有一颗仁爱公平的心,又何来信任和信誉的信呢?

我想强调的,自然是基督耶稣为我们带来的信心。基督耶稣给我们的信,是对神的信靠。当我们坚信在这个世界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当我们坚信神在监控、掌管和审判世界的时候,我们坚信这个世界一定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好。

基督耶稣给我们的心,则是一颗为了罪人而上十字架的心。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在天国与神同在,有什么属于自己的内容,是不可以为了救赎人世而牺牲的呢?在2000年前,当主耶稣以上帝的名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他向我们揭示了这个救赎人类社会的真理――信靠神,以爱和牺牲的方式信靠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诸天信条 农家小福女 决战龙腾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攻约梁山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相邻推荐:
无限人生体验师法爷的随身卡牌游戏风雨大宋漫威世界的术士万道仙师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我家古井通武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