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路客

书架
第313章太平公主挂帅征南:随我击溃安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城。正黄旗营地。

正黄旗将士,已然恢复到齐装满员的8000将士了,经过大半年的魔鬼训练,战力也已经逐步恢复。

到了要换夏天军衣的时候了,今日,军营中,正在派发崭新的军装,士兵们都兴高采烈。

一个出身漕帮孔家的士兵,正和一个从东南军投奔来的士兵,一边走过来,一边聊天。

“听说,文清大帅很快就会回来?”那东南军士兵,问那漕帮的兄弟。

“是啊!之前大帅在赤清云大战中受了点伤,现在伤好了,听说比以前更厉害了,内力修为至少是6级初阶!”那漕帮的兄弟知道点内幕消息,兴奋说道。

要知道,九州大陆6级初阶以上强者之前满打满算也就35位,去掉象玄奘大师这样多少年都不出世的强者,能在世间走动的,不到20位,文清大帅现在在九州大陆几乎可以平淌了,更振奋人心的是,大帅身边,还有荆轲等战力达6级高阶的强者,还有智深等战力超过5级初阶的大批强者护卫,身后,还有数万八旗铁骑,等大帅回来,肯定要率领八旗铁骑,横行天下了,怎不能让人兴奋。

“你说,等大帅回来,会先拿谁开刀?”那东南军士兵之前参加过舟山大海战,早就对文清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本来是水军,但知道东北军打胡人铁骑,水军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就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正黄旗,正黄旗的旗主,可是文清大帅的二哥秦叔宝呢!

“我东北军,现在可是阵容齐整,蒙古、契丹、还有那见风使舵的南“朝”鲜,还不说揍谁,就揍谁?!”那漕帮兄弟一脸不屑,“就等大帅一句话了,我东北八旗,可是大帅飞鸣嘀箭锋所指,兵锋所向!”

“来,接军衣吧。”前面,一个柔美的声音传来。

“小,小姐……”那漕帮兄弟,正和那东南军士兵说着话,听到有人和他亲切说话,抬头一见,立时结结巴巴应道,面前一人,一身绿衣,楚楚动人,不是孔家小姐孔莺莺,还会是谁?!

“小姐,您怎么亲自来发军衣啊?”那漕帮兄弟,登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你是孔家之人?”孔莺莺知道文清平安无事后,最近可是容光焕发,见那士兵,叫自己小姐,不由问道。

“正是!”那漕帮兄弟点头应道,“我是随小姐最后进入大清关的那2万漕帮兄弟之一,之前,一直帮助建设金州城和鞍山城,去年才加入正黄旗。”

“噢……辛苦你了!”孔莺莺赞许点点头,“这些军衣,还有这一包紧急的药包,都是我带人亲自做的。”孔莺莺美目看看那军衣上一个半尺见方的小医疗包,微笑介绍道。

“谢小姐!”那漕帮兄弟单膝跪地,郑重接过军衣和药包,那药包上,还写着一个小小的“孔”字。

“见过二夫人!”那东南军士兵过来,也是一脸受宠若惊,单膝跪地:“我原来在东南军,去年在台湾,曾经见过二夫人。”

“原来是东南军的兄弟,我代表东北军,欢迎你!”孔莺莺赶紧玉手相搀,“这东北以后,就是你的家!”

“我一定为东北军,效死命!”那东南军士兵点头感激说道。之前,他都听说了,文清大帅三位夫人,个个国色天香,而且,一个比一个能干,难得的是还爱兵如子,这东北军上下一心,逐鹿天下,指日可待!

##########

大汉帝国与安南国之间的战争如何了?

大汉帝国广东郡清远城。

太平带着6名护卫,一路急赶,这天傍晚,终于抵达了广东郡的清远城北30里,清远城位于广东郡的中部,西南面是肇庆城,东南面是广东郡的首府广州城。

在这里,跨过一条过腰深的宽宽的河,太平公主遇到了从贵州、湖南、江西三郡赶来的1万8千郡兵,那些士兵主要是步兵,估计也是跋山涉水好多日才赶到这里,看样子早就筋疲力尽了,东倒西歪坐在那里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周围搭起了一些简易的帐篷,想是准备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赶往清远城。

这三个郡看着离广东郡很近,实则走起来可远了去了,这么快能赶到这里,已经够难为他们了,好在他们出发时做了一些准备,各郡郡守都非常支持,临时为他们从民间征集了不少马车啥的代步工具,为穿过这条河,他们还从当地百姓手中搜集了50多艘渔船。

“本将军是太平,要你们主将出来说话!”太平公主催马赶到那里,高声喝令。

“果然是太平公主!”不少士兵纷纷围拢上来,他们虽未见过太平公主,但大汉帝国军中哪有没听说过太平公主装扮的,出发前就听说此次是太平公主挂帅,那一路上走路的劲头都不一样,恨不能早点见到他们心中的女战神,一睹英姿。

“我们三个是领兵主将,见过公主!”很快,三个将军打扮之人冲了过来,赶紧恭恭敬敬向太平公主插手施礼。

“有没有派出探马?前面的情况如何?”太平公主沉声问道。

“有!”湖南郡的那个将领答道,“应该很快就会回来了。”他们作为郡兵,虽然战力不强,但至少还懂得大战中,及时获得战场信息的重要性。

正说着,一匹红马远远而至,马上士兵惶急叫道:“报!”

“情况如何?”太平公主扬声问道。

那探马还挺机灵,见三个将军对那金盔金甲的女将军毕恭毕敬的样子,大概猜出是太平公主到了,滚鞍落马,单膝跪地报道:“回禀公主,安南国大军已抵清远城下,清远大批百姓正在向北逃难。”

“什么?!”太平公主心中一惊,果然被自己猜中了,对方虽然是步兵为主,但还是推进的不慢,居然都杀到清远城下了,那半个广西郡和半个广东郡岂不是都陷落了?!

她不知道,就在洛阳方面得到杨国忠600里加急的时候,广西郡的梧州已经陷落了,杨国忠率部一路退到了肇庆城内。

其实他连续从南宁城、玉林城、梧州城撤退,身边已经集结了9000广西郡的郡兵,如果死守梧州城待援,应该还是有可能守到大汉帝国援军抵达的,但他太害怕了,根本不敢与对方正面交锋,不过胆小也有胆小的好处,退到肇庆城时,他手中的兵力加上肇庆城内的1000郡兵,已经有1万人了,如果丢了肇庆,广东郡的首府广州城失去了西面的屏障,肯定就要不保了,那里至少有4万百姓呢,丢了广州城,再来个屠城,他到时候就算不死在安南人手中,也要死在雷霆震怒的皇帝刀下,及时司马述也保不住他,于是一咬牙,他决定不走了,就在肇庆城死守待援。

好在安南国的大部分军队都是步兵,少量的骑兵战力也比步兵强不到那里去,虽然一直缀着他们这支部队,但也知道主力未跟上来之前,就是想拦也拦不住。

人为了活命,肯定是要拼命的,就是胆小如鼠的杨国忠也不例外。

安南国的国王率大军三日前到了肇庆城下,很快将其团团围住,随后发起了猛烈进攻,双方都是半斤对八两的战力,一个也没什么攻城经验,士兵中连像样的弓箭都没多少,另一个也没多少守城能力,城防设施也及其简陋,一时间倒也打的难解难分。

攻了半日,安南军损失了5000士兵,杨国忠也阵亡了2000郡兵,安南国王也不算糊涂,知道一时半会儿是拿不下肇庆城了,大汉帝国这么多天,援军也该到了,他没抓到杨国忠解恨,也不舍得走,于是一边布置大军休整,准备攻城器械,一边派出4万士兵北上,准备拿下清远城,以阻止大汉帝国从北面增援肇庆城。

他抓了几个广东郡的当地人问明白了,只要拿下肇庆城东北面的清远城,就封死了广东郡的北大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多少大汉帝国的军队能够越过清远城增援过来,另外一个可能增援肇庆城的方向就是东面的广州城,那里只有3000郡兵不足为虑,顶多福建郡方向能有数千郡兵能抽调增援。

所以太平公主还真来巧了,正好赶到了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

“公主,怎么办?”三个将军都六神无主,他们一共就1万8千郡兵,现在已是疲敝不堪,如何抵挡对方10万大军的进攻啊?面对5倍于己方的敌人,冲过去,说不定解不了清远城之围,还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能判断对方来了多少人马吗?”太平公主临危不乱,冷静问道。

“一时看不清楚,估计有4-5万人吧。”那探马回想了一下,禀报道。

“有骑兵吗?”太平公主再次追问,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对方看来只是分兵北上,目的应该是想拿下清远城,关上广东郡的北大门,阻止大汉帝国的援军南下,不过,如果清远城丢了,就算2万北方军精骑赶到,一时间也恐怕难以攻破4-5万安南大军把守的城池,到时候情况就复杂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在所难免,大汉帝国不知要付出多少将士的生命,才能将对方赶出广东郡和广西郡!

4-5万安南军的战力就是再弱,据城死守,那也是非常头疼之事。

“骑兵很少,千人左右。”这次那探马回答的很干脆。

“这样,”太平公主美目一扫,对那三个将领命令道:“你们有3000骑兵吧?全部集中起来,随本将军会一会他们,你们破釜沉舟,率其他步兵随后跟上。”清远城不容有失,她作为南下平叛的主帅,必须当断则断,手中的力量再弱,她也要冒险一搏!

不说别的,清远城内,还有至少1万大汉帝国百姓呢,不能让他们遭受灭顶之灾!

之所以要破釜沉舟,她也是担心一旦拦不住对方,也让对方即使赶到这里,一时无法通过这条河流,为后续援兵争取到增援的时间,也给河北岸百姓创造逃离的时间。

“诺!”那三位将军有太平公主在,就有了主心骨,躬身应道,大手一挥,高声断喝:“骑兵集结!”

“诺!”好在那3000骑兵一路上走的快,刚才最先抵达宿营地,已经吃过晚饭了,休息的也差不过了,听到各自将军号令,赶紧扳鞍上马,迅速集结完毕。

“对方有5万大军,尔等敢不敢随本将军将其击溃?!”太平公主端坐白马之上,朗声喝问。

“敢!”

“敢!”

“敢!”

3000骑兵,举刃高呼,女子尚不畏战,何况我堂堂七尺男儿!跟着美丽的太平公主,就是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敢闯上一闯!

“冲!”太平公主娇喝一声,当先催马而走!

“冲!”3000骑兵,带起一阵狂风,紧跟着太平公主奋蹄而去。

“果然是我大汉帝国的中流砥柱啊。”那贵州郡的将领看着太平公主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一脸赞叹道。

“咱们也别落得太远,兄弟们,不能让太平公主孤身犯险,手里的家当都不要了,破釜沉舟,就是跑死,也要死在清远城下!”那名江西郡的将领冲周围郡兵大声呼喝道。

“兄弟们,走啊!”无数郡兵高喊着,随手抓起一把吃的,一边吃,一边拎着兵刃就冲了下去,身后,无数锅碗瓢盆都被随手砸了,此去命都要没了,还要这些东西何用?!那50多条渔船也被沉入水底,端的是义无反顾,决死而去。

##########

清远城下。

清远城内,有2000大汉帝国广东郡的郡兵,他们之前,已经得到安南国10万大军已经进入广东郡的消息,还算忠于职守,没有弃城逃走,不过城内的百姓却炸了锅,纷纷出逃,守城将领无奈下令把南、西、北三面城门关上,怕安南国的大军借机混进城内。

关城门的命令刚刚下达,南面黑压压的安南士兵就嗷嗷叫着冲了过来,见南面城门已关,包括1000名骑兵在内的2万大军绕城而走,从西面就奔向了北面城门。

清远城东面靠山而建,没有城门,要想拿下北门,只能从西面绕过去,而西面的路其实也不太好走,道路狭长,边上还有一条比较宽的河,所以清远城才有广东郡北大门一说。

北面城门正好有上千百姓扶老携幼刚刚逃出城外,就见2万安南大军气势汹汹合围而来,吓得“妈呀”一声,哭爹喊娘的又往回跑,城门口一拥堵,眼瞅着城门是关不上了。

“清远城危矣!”守城主将心中无奈暗叹,但一时间如何能弹压的住?命令守城士兵击杀那些百姓,他又下不去手,城外至少已经有500百姓倒在对方的屠刀之下,剩下的这数百名百姓,总不能死在自己人手中吧,那可都是些妇孺啊,里面甚至有这些郡兵的家人!那守城主将只好亲率1000士兵,一边驱散人群,一边随时准备应战,其中之前就在城外的100名士兵,早就挥兵刃冲了过去,徒步与那1000名安南国骑兵展开对决,但很快就被对方屠戮殆尽,不过他们虽死,却至少干掉了70个敌人,并为守城赢得了一小段可怜的宝贵时间。

剩下900名守城士兵见越来越多的安南国骑兵拎着带血的兵刃冲近了北门,脸上都现出了绝望悲怆之色。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就听城外飞奔而来的那2万安南大军身后一片大乱,惊叫声不断,先是大地微微震动的声音,隆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接着一声朗喝远远传来:“大汉帝国刘洛丹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刘洛丹,大汉帝国太平公主也!

“太平公主!”那守城主将心弦一颤,激动的差点英雄泪下,天色有些昏暗,他不知道太平公主带了多少援军来,但他知道,只要太平公主来了,清远城就保住了,只要太平公主在,安南大军必败!

“杀啊!”自城头之上抬头远眺,不知有多少大汉帝国的骑兵狂卷而来,如铁椎一般,狠狠扎进了2万安南国大军的后背,那锥形箭头的顶端处,正是一身金盔金甲的太平公主,是那般光芒夺目,手中华丽的烈焰刀横扫之下,必有一名安南国士兵被斩杀,不但被斩杀,而且不管是人,还是兵刃,尽皆被斩为两段!

“百姓们,别慌张,太平公主来了!”那守城将领在城头之上一边声嘶力竭喊着,一边命令身边的守城士兵赶紧接应百姓进城,疏通城门口的通路,好让太平公主等人进城。

他心中很快想明白了,太平公主目前是东南军水师主将,水师没有骑兵,也很有可能是乘船南下,而之前从洛阳方面传回来的消息,皇帝这次是调了北方军的骑兵南下,从长城沿线到这里数千里之遥,估计他们肯定在太平公主之后尚未到达,那眼前的大汉帝国骑兵,最有可能是从湖南、江西等郡赶来增援的郡兵,骑兵数量不会太多,战力也不会太强,而整个清远城周围有4万安南国大军,如果让对方察觉来的援军不多,拼命围拢上来,太平公主这支骑兵就有麻烦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平公主率部进城,主持守城大局,然后固守到大汉帝国后续的大军赶来。

“太平公主来了!”

“太平公主来了!!”

“老天爷啊,真的是太平公主来了!”

那些拥堵在城门口的百姓一下子有了绝处逢生的感觉,再也没有那么慌乱了,不但不慌乱了,还一边入城,一边自动让开一条通路,准备让太平公主率部进城。

此时城外,太平公主率3000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手下竟没有一合之将,马踏2万安南国大军军阵,很快撕开一道缺口,透阵而过,只杀的那些敌军肝胆俱裂,头皮发麻。

这是什么杀神啊!

居然还是个女将!

他们可不知道大汉帝国有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太平公主,以为是天上的女战神下凡,他们孤陋寡闻,也从没见过如此美的美女,一个个惊恐万状,很多人愣在当地,都不知道是该上前迎战,还是该扭头就跑。

那刚才冲在最前面的1000安南国骑兵最惨,太平公主气恼他们杀了不少当地百姓,刚才对他们下手毫不留情,此时就剩下300人还在马上。

“公主,请速速进城!”城头上那守城主将见太平公主浑身浴血杀到北面城下,赶忙叫道。

“先让百姓进城,守好城门!”太平公主一勒坐下白马,扬声冲城头之上喝道,然后一拨马,冲身后的3000骑兵高声喝道:“你们累吗?”

“不累!”3000骑兵,不,是2600骑兵轰然应道,刚才他们一路随着太平公主冲杀,身体内爆发出全部的潜力,感觉有用不完的劲,虽然阵亡了400个兄弟,但倒在他们铁蹄之下的安南国士兵,至少有3000人!

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着的一群狼,太平公主此时,就是那一头狮子,一头孤傲而藐视群雄的狮子!

这3000郡兵平日里的战力,与大汉帝国的正规军比起来,那简直太不堪一击了,两个打一个都未必打得过,但今日在太平公主的率领下,他们觉得自己跟大汉帝国五大主力之一、守卫边关的北方军龙骑兵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他们的主将是太平公主!

他们是太平公主带的兵!

太平公主都带过什么兵?马上战神常羽春,东北大帅文清,禁军第一勇杨延兴,正白旗旗主多睿衮、东北镶黑旗旗主张飞、镶蓝旗旗主刘志哙,还有马踏契丹连营,杀了个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

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吓死你!

“4万敌军又如何!随我击溃他们!”太平公主心中涌起万丈豪情,断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再次率那2600骑兵向北面狂扫而出!

“4万敌军又如何!”2600骑兵挥舞手中兵刃狂喝一声!

刚才透阵而过时,太平公主已经弄明白了,这4万安南国士兵战力确实不敢恭维,别说是大汉帝国的正规军了,就是连郡兵步兵的战力都不如,她率领的这支骑兵,是郡兵中的精锐,战力比普通的郡兵步兵要强出一大截,比这些安南国士兵明显高出一个档次,之前还想率部进城,先守住清远城再说,现在看来不必了,她不但要击溃这支安南国的大军,而且要一战立威,彻底击垮他们的战斗意志,为后面迅速收复整个广东郡和广西郡奠定基础。

还真被太平公主看出来了,这支安南国军队,其实并不是安南国的正规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手中的兵刃五花八门,就差把镰刀、锄头拿来了,而且很多人的兵刃都不是铁器制作,而是铜器制作,一砍就断,弓箭就更少的可怜,仅有的一些弓箭,射程都超不过70步,看上去比弹弓强不了多少,他们身上连基本的护甲都没有,现在又是夏天,这里又是南方,所以他们大多数人甚至就穿着短衣短裤,没有任何防御措施。

实际上,安南国的5万正规军主力,都被安南国王留在了肇庆城下,因为那里的杨国忠才是他的主要目标,大部分的弓箭手也被留下用作攻城,他们的战力稍强,但也只能和大汉帝国的普通郡兵相当,因为骑兵对攻城没有什么作用,安南国王于是从自己仅有的3000骑兵中,抽调了1000人前往清远城,算是这支4万大军的主力,也是唯一的一支正规军。

其实安南国王的想法也没有大错,4万大军就算是一群狗,也能凭借人数优势攻占区区2000郡兵把守的清远城,不说别的,4万人黑压压往上一冲,20倍的人数优势,那些守城郡兵还能剩下多少战力就难说了,吓也能吓死。

当然了,他没有想到太平公主会来的如此之快,而且并没有被对方4万人的人数优势震慑住,率3000战力不强的骑兵,就敢马踏军阵!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太平公主不但马踏军阵,而且没有停手的意思,她要击溃面前这4万安南大军!

何其胆识,何其豪迈的女将啊!

这就是太平公主刘洛丹!

##########

“公主真不进城啊?”此时百姓们已经进城了,那守城主将眼巴巴瞅着,以为太平公主会率部进城,哪想到她拨马又杀了回去。

这就是我大汉帝国的金将军、白牡丹—太平公主啊!

太平公主对面那300安南国的骑兵刚才见太平公主率部透阵而过,也以为她会进城,正犹豫着是继续攻城,还是先停下来看看情况,没想到对方数千将士发一声喊又冲了回来,手中雪亮的钢刀带着凛冽的杀气,吓得腿肚子就转筋了,哪敢硬抗?拨马撒丫子就逃,能逃多快就逃多快。

一波大概100人左右的骑兵反应慢了点,被太平公主飞马追上,立刻就成了其烈焰刀的刀下之鬼。

剩下200个骑兵立时作鸟兽散,惊叫着四散奔逃,但他们至少胯下还有马,跑的还快点,但他们身后那1万多步兵可就遭了秧,前面的一些人来不及逃,被太平公主率领的骑兵摧枯拉朽一般就击成了粉末,后面的那些人天色昏暗也看不清楚,不知道大汉帝国来了多少铁骑,见己方的1000正规军的骑兵伤亡殆尽,很多步兵被割麦子一般一片片倒下,立时全军不战而溃,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没命逃窜的安南国士兵。

可怜他们第一次来到清远城下,也不熟悉地形,没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后来才发现东面是崇山峻岭,根本走不通,于是又一窝蜂般的往西面逃,但那里有一条河黑灯瞎火的也看不清,无数士兵顿时被挤落下河,成了水鬼。

剩下之人沿着河与清远城西面城墙那条狭窄的通路一路向南奔逃,中间不时有人落入河中,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另外城墙之上,上千名守城士兵弓箭齐发,也不知有多少人成了活生生的箭靶子。

更可怖的是,身后太平公主率领2000多骑兵还在不依不饶追杀,恐惧在黑暗中,在惨叫声中,在马蹄声中,在太平公主的烈焰刀下不断蔓延。

当真是兵败如山倒啊!

好在西面那通路狭窄,倒是救了不少在前面逃窜的安南国士兵的命,因为人满为患,太平公主率领的骑兵一时被堵住反倒冲不过去了,太平公主索性率部折返,再次向北冲杀回去,漫山遍野跟撵兔子一般追杀那些安南国溃兵,一开始还有少许将领试图集中一部分士兵阻挡太平公主前进的马蹄,但他们稍一有数百人规模的士兵集结到一起,就被太平公主率部击散,当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清远城南面不是还有2万安南国大军吗?他们留在那里干嘛呢?

他们正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呢,清远城本来就不大,就是今夜能攻占了,部分士兵也只能留宿在外面,如果拿不下北门,他们也只能明日一早才能发起全面进攻,所以他们索性就在南面安顿下来,一开始听到北面喊杀震天,还以为是己方的大军在争夺北门呢,嘴角都流露出一抹笑意,即使他们南面的这2万大军不出动,北面那2万大军一旦占领北门,也足以跟蝗虫一般吃掉城内的2000大汉帝国守军。

自从进入大汉帝国广西郡、广东郡后,杨国忠率部一路不战而逃,安南国士兵则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更别说多少伤亡了,所以从心底里产生了轻视之心,貌似强大的大汉帝国,也不过如此嘛,我安南国10万大军,说不定就能横扫中原了,咱们一路北上,拿下洛阳城,也去坐坐皇帝宝座,过过当皇帝的瘾!

就是拿不下帝都洛阳,是不是也可以拿下大汉帝国南面半壁江山,与大汉皇帝划江而治啊!

你看,这就是没见过世面,这就是井底之蛙的悲哀啊!

当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劲,北面无数安南国士兵惊恐万状亡命逃回来时,就西侧那么一条狭窄的通路,他们也增援不过去啊。

况且,北面逃回来的安南国士兵很快将恐惧蔓延到南面整座军营,他们跟着也吓破了胆,能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错了,哪还敢抻头过去增援啊。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特点,走两头的极端,顺境时整个天下都不放在眼里,逆境时卑微的性格又暴露无遗。

清远城下,一时间血流成河,边上那条河的河水都被染红了,后来那条河,连着5日红色不退,就被当地百姓更名为—红河。

这一奇特的场景,看得城头之上的那位守城主将和他身边的士兵面面相觑,越来越多的清远城百姓听到喊杀声登上城头观战,掩不住心中的兴奋,大声嘶吼:

“太平!”

“太平!”

“刘洛丹!”

“刘洛丹!”

从此,太平公主在大汉帝国南方各郡,威名远扬!

正在此时,安南国那些亡命奔逃的士兵更大的噩梦又来了,上万名跑的盔歪甲斜的大汉帝国步兵,从北面再次冲了上来,一开始听到厮杀声,还以为安南国的4万大军正在攻城,但很快发现不对劲,因为到处都是安南国的溃兵,清远城北门外已经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夜色中及其醒目,一身金盔金甲,胯下白马的太平公主带着2000多骑兵正横扫整个战场,那些郡兵立时兴奋起来,也顾不得喘口气,挥舞着兵刃就冲了过来。

奶奶的,看来来晚了,肉没吃着,总要让我们喝口汤吧?他们开始羡慕起那跟着太平公主来的3000骑兵了,大汉帝国军中传言果然不虚啊,跟着咱们太平公主打仗,就是威风啊!

“别杀了,饶命啊,我们投降!我们投降!”无数安南国士兵用听不懂的语言跪地求饶,将兵刃高举过头顶。

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结局不言而喻,当贵州郡、湖南郡、江西郡那三个将领率1万5千步兵冲过来时,主要的任务就是收缴那些投降的安南国士兵的兵刃,并把他们收拢到一起看押起来,而那些兵刃连这些郡兵都看不上眼,估计集中起来回头炼吧炼吧,能炼些铜板吧。

“吁!”连续冲杀了至少5个来回,连太平公主都有些发喘,胯下战马口中喷出重重鼻息,这才勒住战马,遥看那些已经向南逃的没影的安南国士兵,嘴角噙着一丝轻蔑的微笑。

安南,蝼蚁之国,居然敢犯我大汉,这就是下场!

她身后,此时还剩下1500名骑兵紧紧跟随着她,他们的身上沾满了鲜血,有他们自己的,更多是敌人的,他们紧握兵刃的手累的微微有些发抖,但他们却用无比崇拜的眼神看向他们的主将—金将军、白牡丹,太平公主!

“大汉威武!”

“公主威武!”

城上的数千大汉帝国士兵、百姓,城下的上万名士兵,一同欢呼,夜空中,不知传出多远。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太平公主高举烈焰刀,威严喝道。

“犯强汉者,虽然必诛!”

“犯强汉者,虽然必诛!”

“犯强汉者,虽然必诛!”

无数的士兵、百姓再次跟着高呼,都以自己是大汉帝国的子民而自豪,都为有一位这样的女英雄而骄傲!

当真是扬眉吐气啊!

此战,太平公主以3000战力低下的骑兵,破釜沉舟而来,击溃了2万安南国大军,俘虏了其中5000人,3000人落河淹死,1000人被水流冲到南面后,狼狈不堪从河水中爬了上来,别说,他们地处南方,水性还是非常好的,剩下9000人则被生生斩杀,从城北逃回城南的士兵,不足3000人!

战损比1:10!

此战,太平公主再次谱写了自己不败的神话!

九州大陆近30年的战争,万人以上战役中,能创造战损比1:10的,也就是文清率部收复台湾时创下的记录,不过当时文清手中的兵力和台湾倭寇人数相当,而且麾下是东北军数一数二的两个主力师—战神常羽春率领的正黑旗重装铁骑,和多睿衮亲自统领的正白旗铁五师,也就是重装陌刀师,那都是后来让战力强悍的胡人铁骑都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啊!

今日,太平公主率领的3000骑兵,不过是临时拼凑的郡兵,面对的却是10倍于己的敌人,能创造这个战绩,绝对可以名留九州大陆军史了!

当年楚霸王项羽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也不过如此!

而城南的那2万安南国大军,被吓得屁滚尿流,连夜向南逃窜,连刚扎了半截的营帐,刚烧开水的锅灶都不要了,清远城之围顿解,太平公主知道虽然重创了对方,但手下的郡兵早就人困马乏,连走路都打晃,根本无力追击,只好收兵入城。

随后,太平公主如众星捧月一般,在数万百姓和大汉帝国将士的夹道欢呼声中,昂然进入清远城。

清远城,清远城--文清远离之城,小冤家,是不是因为你离得远,才让洛丹在这里一战立威?太平公主一边入城,一边心中暗叹。

##################################################

(作者的话1:总不能让太平公主在东南军中太清闲了,击退安南国入侵,是她军事生涯的另一个高峰。

施尊侯在现实历史中,是帮助清朝收复台湾的……

施尊侯—现实历史中的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县(今**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明郑军的重要将领。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了曾德,因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立即诛杀施琅的家人,施琅逃走,父亲与兄弟被杀。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占领台湾。施琅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

现实历史中的清远也挺有名--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高祖年间(前206—195年)先后置桂阳县(今连州一带)、阳山县、浈阳县和含匡县(浈、含今为英德市境),均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原清远县一带),属南海郡。

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宰相张浚等文人雅士、墨客骚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墨迹和碑记。连州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南宋著名将领岳飞以及唐朝黄巢都在连州驻守过。)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 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决战龙腾 战场合同工 攻约梁山 霸体巫师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破灭虚空 农家小福女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诸天信条 我能升级万物
相邻推荐:
诸天降临:开局点评十大武侠神话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黎明之劫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三国之大汉再起大汉第一太子篡魏开局签到:回到十年前当外科医生抚宋诸天聊天群之永恒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