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路客

书架
23、第 23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煦从钟华甄这里离开时, 一轮圆月正好高高挂在天空之上。

狭窄的小巷中,细枝枯杈落下斑驳树影,随风轻轻摆动。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妓坊后门前, 马车门打开, 露出干净的白袍一角。李肇从马车下来, 一个小厮早早等候在门前,迎他进门。

郑邗前段时日遇刺, 箭伤得巧妙, 差几厘碰到心脏, 光是取箭就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 至今还在妓坊之中昏迷不醒, 没人敢挪动。

大司马膝下只这么一个亲儿子, 养到四十多岁要什么有什么, 即便是给执金吾的重职也不眨眼。如今命在旦夕, 他连手上的要紧事都放了几天。

大蓟朝皇帝勤政, 但手段平庸,导致朝中尸位素餐的官员居多, 即不能匡主, 又无以益民, 郑邗则是其中的典型。没人能拿他怎么样,大司马会保他。

他手上的案子一桩接一桩, 偏偏证据都被抹了,没人愿意做证人, 谁都没有办法定罪。

除太子外, 旁人皆不敢得罪这位郑家大公子,生怕什么时候引他不顺心,届时招来郑家的报复。家中有妙龄女儿的, 更要藏得紧些,若是入了郑邗的眼,日后铁定嫁不得好人家。

若再惨上一些,那便像冯侍郎女儿一样,在礼佛的路上被抢,这辈子或许都见不到父母。

但她比别人好上一些,她表哥是当今圣上的三皇子,平日里得宠,在皇帝面前也能说上话。

李肇相貌清隽,性子是出了名的好相处,同钟华甄样温温和和,但钟华甄在太子身边呆得久,不常接触她的人都说她清高冷傲,如松柏难折,李肇却依旧同人言笑交友,守礼得体。

可他今天面色稍冷,平日里的温润也多了几分冷漠之意。

郑邗抢人的事他知道,大司马溺爱长子,对这种事视而不见。他们手上一直没有证据,他也动不了郑邗。

小厮领他进妓坊之中的一间别院,提在手上灯笼隐隐驱散路上的晦暗,月光照下,亮如白昼,连地上的青石板都看得清楚。

妓坊别院里的带刀侍卫比往常要加多一倍,小厮恭敬停在一间屋子门口,请李肇进去。

李肇看了一眼这小厮,推门进去。

里面坐着一个老人,头发花白,脸上有疲倦之态,浑身却有精明之气。郑坛在一旁给他沏茶,热气腾腾而上。

李肇站在屋内,开口道:“大司马邀我来这种地方,就不怕太子殿下的人发现吗?”

大司马没说话,郑坛拍了拍手,两个侍卫压着一个年轻女人出来,她一见到李肇就潸然泪下,扑到他怀里,喊了声表哥。

李肇抱着这女人,脸色变得比方才还要冷上三分。

郑坛笑了笑,“冯侍郎对郑家有所误会,故郑某帮忙把冯小姐找了回来,以示诚意。”

李肇怀里的是冯家小女儿冯淑淑,半个月前被绑走消失不见。她面色不佳,眼睛红|肿,但身体并没有明显的受伤之处,李肇松口气,让自己的侍卫先领她回马车。

他拱手道:“舅舅冲|动不知事,得罪冒犯郑将军,望大司马大人有大量,能饶他这一回。”

大司马这几日进的茶饭少,人瘦了几分,声音也嘶哑得厉害,他缓缓开口:“邗儿在外名声不好,冯侍郎有所误会,也是正常。”

两个人打着马虎眼,心里都清楚冯淑淑这些天受了什么苦。郑邗强抢民女不是头一回,玩腻了就会送回去,很多官员敢怒不敢言。

李肇本来以为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但他没想到郑邗胆子居然真的那么大,会把手伸向他舅舅的女儿。

他开口道:“舅舅现在在太子手上,他是吃不苦的,若舅舅能出来,大司马要我做的事,我自会照做。”

郑坛方要开口,大司马便道:“坛儿,你先下去。”

他脸色微变:“可父亲……”

“邗儿那边需要人看着,你过去看看是否有人怠慢,”大司马说,“我与三殿下有事要说,你下去。”

郑坛在受宠方面一向不及郑邗,有许多机密事都不能参与,大司马十分重视血缘。

郑坛敬重父亲和兄长,只好看一眼李肇,退了下去,把门关上。

“不知道大司马何时能把我舅舅救出来?”李肇开门见山问。

大司马倒也不急,他端起刚刚郑坛倒的茶,说道:“三殿下请坐。”

李肇没闲心做,他上前一步,“郑将军遭遇我深觉同情,但大司马是聪明人,冯侍郎莽撞又好面子,这种杀人的勾当,怎可能是他所为?事情背后一定有别的人,难不成大司马就这么好心不追究?”

不少人都知道李肇和冯侍郎的关系好,皇帝念他母妃早逝,也特许冯侍郎时不时送东西进宫。其中缘由大家都会猜,皇帝心中属意太子,对旁的皇子要求并不高。

大司马打量李肇,见他眉间急躁,便知他是真的在为冯侍郎的事担心,“殿下若要称帝,那就必须要时刻沉稳,不当有太多妇人之仁。太子好不容易抓到把柄,你要是一直催促,到时他送回来的,可能就是一具尸骨。”

李肇脸色微沉,“大司马慎言。”

“三殿下,”大司马看向他,“太子与你一向不合,你若是压不住他,日后他登基之时,你便再也胜不过他。”

所有皇子里,李煦能力是最出挑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他有主见,处事果断,谁也无法左右他的决策。

李肇微握拳,不说话。

大司马拿过一旁的拐杖,慢慢站起来。郑邗的事让他分神太多,每到晚上就容易眼睛看不清。

屋内的拐杖点地声一顿一顿响起,他走到李肇面前,道:“在此之前,老朽有事想请教三殿下。”

李肇问:“大司马想说什么?”

“陆状元去邺城的事,你是怎么做到的?”大司马身形虽有佝偻,但施压时的震慑依旧强烈。

李肇却后退了一步,他手紧握成拳,戒备之意浮于脸上。

大司马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三殿下不用紧张,老朽只是随便问问,若是说不出,也便算了。”

李肇顿了一会儿道:“父皇喜公正严肃之人,重阳宴那天我和父皇提舅舅的事,发现钟华甄给他举荐魏函青,我同他说魏函青年纪太轻,压不住人,到时反倒让皇家名声受损,他应该是已经答应钟华甄,稍有犹豫,我便趁机提一句陆郴。邺城虽远,但能捞的油水不比别的地方少。”

重阳宴那天李肇因为冯侍郎迁怒到钟华甄的事不少官员都在说,大司马也知道。至于他所说的邺城油水多,这也是事实,前几任通判都是因为贪污数目巨大被皇帝撤职问斩。

大司马仔细打量李肇的表情,没发觉有异常,更不像在说谎,他拄着拐杖缓缓回座位。

“三殿下应该也听说坛儿去提审冯侍郎,人没见成,最后还被赶来的太子殿下训斥一顿。”

李肇问:“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大司马坐下道:“我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三殿下的态度。你是想救自己亲舅舅,还是想眼睁睁看着太子利用这件事监视郑家和冯家,都看你怎么想。”

李肇并不胆怯,他眼睛直视大司马,握拳道:“若我说我只想救冯侍郎,大司马会怎么看?”

大司马看他眼神中急迫想救人的心思,慢慢点头道:“老臣自然愿意辅佐三殿下。”

……

李肇和大司马达成协议,被郑坛派人送出门。冯淑淑蜷在马车一角不停抹眼泪,见到李肇就嚎啕大哭,李肇抱着她,撩开窗幔望别院中看了一眼,又慢慢收回视线。

宫中有宫禁,不许皇子在外过夜。他把哭得快晕过去的冯淑淑先送回冯家,之后才开始回自己在外的私宅,有人早早在那等候。

而郑坛在他们谈完事后就回屋看大司马,直接道:“父亲太过信任那小子,他若是趁机下手,防也防不住。”

郑坛十多岁起就在郑家,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虽不参与大事决策,但小事遇到也不少,对此最为熟悉。

大司马喝口茶,“李肇是聪明人,整个京城只有我才能救冯侍郎,他还不傻。”

妓坊近几日都十分冷清,为了找出同犯和凶手,官府直接封路。只有大司马为了见儿子,经常过来。

他选中李肇而不去选那些更为势弱年纪小的皇子,便是因为李肇有软肋,但凡能掺和上感情的东西,总比理智的人要容易控制。

郑坛皱眉走近道:“李肇就算重情重义,也不是做大事的人。”

“若他是做大事的人,反倒容易引起各种事端。”

大司马语气淡淡,他缺的不过是一个正当名头,李肇不想惹事,连宋之康代郡治水一事都推到太子面前。现如今他就算不想投靠,也只能求着他救人。

郑坛道:“说来说去还是太子做的好事,大哥的事绝对跟他脱不了关系,日后他若是落到我手中,我必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大司马没有回他。

郑邗最近情况一直不见好转,大司马已经好几个夜晚不能安睡。

郑邗出事那天太子和钟华甄从京郊回京,照理而言不一定是他所为,但连宋之康都死在他们手里,这也间接证实郑邗的伤跟他们有关。

郑坛发觉他心中不悦,忙给他续上热茶,“父亲也别着急,方才御医来报,说大哥今天伤势比前几天要好上很多,不出意外,五天内应该能醒。”

“邗儿吉人自有天相,”大司马松口气,“我再去看看他。”

郑坛犹豫道:“郑沐的事怎么办?大哥平日最宠爱她,周吝现在为了儿子而助我们,但郑沐肚子里的孩子连大哥也不知道是谁的,要是被周吝发现,岂不是……”

郑沐名义上是郑邗的女儿,实际上不过是郑夫人陪嫁婢女的孩子,长得好看,赐郑姓代表郑邗对她的宠爱,她从庄子回京起就经常和他同吃同住。

郑邗子嗣不多,大女儿早就远嫁,郑沐如果怀的是郑邗的孩子,那府内就得供起来,若是周家小儿子的,那留着也没什么用。

“周吝是墙头草,不能完全信,”大司马说,“孩子的事等邗儿醒后再说,扶我起来,我去看看邗儿。”

郑坛忙扶大司马起身,出门去看郑邗。

……

钟华甄被李煦闹了一顿后,白天的闷气消了不少,第二天一觉醒来时,连精气神都好上许多。

长公主大清早便来看她,见她面色确实比那天红润之后,放下心来。

可她还是把钟华甄说了一顿,话里话外都透着李煦扫把星害人,就差禁止她和李煦来往。

钟华甄躺在床上,无奈应下。

虽然长公主大清早就过来,但她并没在这里久留,吩咐几句钟华甄好好注意身子,便又回了佛堂。

等长公主离开后,南夫人才从檀香木橱柜中拿出一盒用来涂疤痕的清凉膏。

这盒清凉膏方才已经用了一些,只是长公主突然过来,南夫人便急急忙忙藏了起来。

天气一时凉一时热,琢磨不透,屋子的门窗紧闭,连帷幔也放下来。

钟华甄轻解衣衫,干净白衣斜搭在手肘,露出小巧圆润的细肩,青丝长发垂在另一边,南夫人给她肩上的牙印抹药。

她现在没束胸,酥|酥|翘翘的胸|口鼓起诱|人弧度,堪堪撑住衣袍,从上往下看时,已经能看出未来雪堆|沟壑的雏形,精巧无暇。

南夫人看着细|嫩肌|肤上的牙印,顿时生出心疼,手上动作都轻柔许多。

“老奴昨夜有些劳累,便睡得熟些,没想到太子殿下竟又会突然过来。”

“他还是以前的性子,没发觉什么奇怪,”钟华甄没把他昨天的胡话说出来,“我瞧他应该是有事,顺路来找我一趟。”

“侯府守卫森严,他就算再顺路也不该顺来你的住处,”南夫人沾着药膏轻涂,“长公主与威平候感情深厚,至今都没接受威平候离世的事,当年跟外边说你是男孩也罢,偏为了威平候让你二十岁才能袭爵,若是能早些,便也不必困在京城之中。”

长公主与威平候的夫妻情意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即便是有个钟华甄在,她也保留了许多威平候的东西。

皇帝对她实在宠爱。

“连陛下都由了她,倒不必强求母亲,”钟华甄轻叹,“路老说我身体本就差,近些年才养好,若是不趁月份小流掉,怕是会出别的事。”

她是长公主和威平候唯一的孩子,无论出什么事,都该为钟家诞下一个后代,但时机还没到,这孩子要不得。

若是贸然因为李煦而不能生育,长公主会想什么,她也不知道。

南夫人只是个小嬷嬷,也没法子,“到底是难办,如果现在能离京一个月,这是最好不过的,一直往下拖,实在太伤身子。”

“走一步看一步吧。”钟华甄轻按额头,她比谁都知道现在做的难处。

南夫人唉一声,把药膏合上收起,放回檀香木匣中,“世子肩上这疤痕不深,再涂两天应该就消了。太子也是,明知你身子细|嫩,怎么还想着做这种事?”

钟华甄微微拉起衣袍,轻轻遮住自己的伤口,说:“太子的脾气一向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没变。”

他们小时候的关系并不好,李煦觉得她什么都不会,蠢笨异常,严禁她靠近自己,如非必要,必须离他一丈远。

钟华甄又不是傻子,这小屁孩心里在想什么,她还猜得到——不过是觉得自尊心被冒犯,又恰好遇上没继承半点威平候风范的她。

钟华甄还没做他伴读前,极少出门见人,偶然进宫也是随着长公主一起,专门避开继皇后。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还不知道她是威平候府的世子,趾高气扬地递了封书信,青涩地写着准许她做他的太子妃。

李煦的字稍显稚嫩,钟华甄那时觉得自己的咳嗽病都要犯了,偏她才六岁,长公主没找什么人教她,她最后便假装自己什么都不懂,让太监把这封信转回给太子。

后来她被皇帝指给他做伴读,他也总算清楚她是谁。

李煦崇拜她父亲,对她这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身体十分不屑,他甚至觉得她有辱威平候门风。

等他们关系莫名缓和后,李煦又开始嫌弃她身上的奶香气,钟华甄深觉除了自己识趣的性子外,浑身上下,没一处招他喜欢的。

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

这根本就是一难以伺候的祖宗,任性妄为,上一刻是一种想法,下一秒又换成另外一种,极其难应付。

南夫人见钟华甄揉了好几下额头,便猜她是想起以前的事,叹气一声,还没来得及开口,平福便匆匆在门外喊了她一声。

南夫人和钟华甄对视一眼,钟华甄点头,南夫人走了出去。

“大清早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南夫人皱眉,“出什么事了?”

平福赶紧道:“南夫人,今天早上御林军突然加强巡逻,我听说昨晚深夜时,有刺客闯入东宫,太子殿下遇刺,半个太医院都惊动了。”

钟华甄一顿,朝外看一眼。

李煦昨天晚上在她屋里时就已经是深夜,怎么可能在东宫遇刺?

……

今天的天色昏沉,屋外雾蒙蒙一片。街上的御林军比前段时日加多了一倍,钟华甄出门时便隐隐察觉到一种不详的气息。

钟华甄手里捧着暖手铜炉,一进东宫,李煦身边的太监就来迎她。

她穿一身月白青竹袍,身形挺直,厚实大氅披住她瘦弱的身子,发带束起青丝。

钟华甄细眉蹙起,边走边问:“太子殿下现在怎么样?刺客抓到了?”

那太监忙道:“刺客都已经自尽,太子左手被刺穿一剑,流了许多血。”

钟华甄的眉蹙得越发紧,她出门前以为是假的,但一路上看别人议论纷纷,御林军的样子也不像作假,心中顿时觉出一丝不对劲。

东宫回廊中太监宫婢脚步匆忙,见到钟华甄便行礼退让。太子寝殿周边现在围满侍卫,肃立森严,一个太监端盘血水从寝殿里出来,换下的纱布沾染血迹。

钟华甄一进去,便嗅到一股还没散去的血腥味。

李煦靠在床上,面色冷冷,御医在帮他受伤的手臂换药。

郑总管在一旁等候,脸上都被吓出来汗,他看到钟华甄过来,连忙行礼:“世子。”

李煦听到郑总管的声音,抬起头。

他有些惊讶,片刻后又皱起眉道:“你身子不好,怎么过来了?”

钟华甄慢慢走近,她看见地上带血的纱带,问:“怎么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诸天信条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破灭虚空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霸体巫师 决战龙腾 攻约梁山 农家小福女
相邻推荐:
娇养团宠小作精:她是沈先生的心尖尖真实游戏世界:外挂能听到我心声次元聊天群:超人的无限之旅思及神秘复苏之我没有外挂从好声音导师开局当流放遇上逃荒,地狱开局,有透视的我笑了快穿系统之龙套又在推动剧情我明明只想当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