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路客

书架
祝贺春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阴似镭射,岁月如光碟。很快就到新春佳节了。先给各位读者大大拜个早年,祝愿大家牛年快乐。

昨天晚上,总在思考如何才能写一篇好的文章,给大家送一个好的新春礼物。遗憾的是美国没有过春节的习惯。公司里的十多位中国同事出去吃了一餐,教会团契还有一次大家的聚餐活动。此外就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书写的了。

睡觉前,也没有找到什么写作灵感。就只好虔诚地向上帝祷告,期望得到一提示。今天早晨起床时,想到了最近刚刚买的一盘Disney出的《Tinker-Bell》的Blue-Ray光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计算机动画片。其画面精美,色彩靓丽,故事情节简单而动人。其中有三段歌曲,歌词、音效和演唱都超凡脱俗,正适合推荐给大家。然而这部影片的真正好处,还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神。

晚上在下班回家时,在我前面开的两辆车的后尾上,都贴了“Spirit-or-America”(美国精神)。由于昨晚做了祷告,所以我很自然地认为,上帝期望我这次送给大家的春节礼物是“美国精神”。

1)《Tinker-Bell》的歌词

要讲“美国精神”,恐怕需要写长长的一篇文章。限于篇幅,只好拜托大家在读完本文后,去看一看《Tinker-Bell》的电影或光碟,加深体会。《TinkerBell》的故事简介为:在人世的每一个新生婴儿的第一声笑声中,都有一个精灵诞生。Tinker-Bell在诞生后,被风带到了皮克斯谷(Pixie-Hollow)。皮克斯谷是永不岛(Never-Land)的一部分。

她遇到了其他的精灵,了解到她的天赋是负责制造和修理的工匠(tinker)。她的天赋非常高,很快地就有一些自己的发明,并用在沙滩上散落的部件拼装出了一个跳芭蕾舞的音乐盒。但当她了解到只有具有自然天赋的精灵,才能去访问大陆(人间)的时候,她觉得其他精灵的天赋才更有吸引力。

于是她开始向其他好心的精灵学习园艺、照顾动物、收集自然光彩等等,却闹了很多笑话,并且都失败了。最后,她的冒险――抓恐惧蓟,终于创下了大祸,将整个精灵族的工作全部都破坏了。精灵们只能推迟整个大陆的开春计划。

然而,Tinker-Bell还是靠发明救了自己。她发明的装饰鲜花、甲虫,收集种子等的自动机器,帮助其他精灵按时完工。最后,精灵女王批准她参与向大陆(人间)播送春天。她被指定将修好的音乐盒还给失主Wendy-Darling。

这个美丽的故事,是教育人们如何正视自己的天赋,而不要盲目地羡慕他人。Tinker-Bell一心羡慕他人,搞了一系列闹剧,最后造成了一个大祸。然而当她找回自己的时候,她才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心愿。

影片中的英文歌曲非常优美。我把其中两段歌词抄录下来,以便于爱好英文歌曲的朋友学唱。在傍边我也做了大致的翻译(意译)。

歌曲一:To-the-Fairies-They-Draw-Near(他们被带到精灵的身旁)

When-the-moon-comes-up-to-the-shine-come-face

The-birds-are-fast-asleep

When-the-lanterns-hang-from-every-post

The-fairies-leave-the-keep

They-each-join-their-hands-and-sing-the-songs

The-nary-a-soul-can-hear

In-the-spring-time-when-the-youth-is-new

To-the-fairies-they-draw-near

To-the-fairies-they-draw-near

当温馨的新月初升,鸟儿在沉沉的睡乡,

当优雅的华灯初上,精灵开始飞翔。

他们牵手唱出婉转的歌,

那轻轻的曲调在灵魂中鸣响。

在春天的时光,当青春如新裳,

他们被带到了精灵的身旁。

他们被带到了精灵的身旁。

歌曲二:To-the-Fairies-They-Draw-Near-Part-II(他们被带到精灵的身旁,II)

Come-away-with-me-now-to-the-sky

Up-o‘er-the-hills-and-the-sea

Far-beyond-where-memories-lie

To-a-place-where-I‘m-free-to-be-me

与我一道向天空飞翔

越过山岭海洋

越过记忆的停息

到一个我能自由地是我的地方

Oh,-gather-ye-now-one-and-all

No-what-matter-what-all-ye-may-do

Where-the-stars-fill-your-soul

When-the-moon-cradles-all

So-to-yourself-be-true

啊,你聚在其中,一人与全体

不论你将做什么

当星光将你的灵魂充溢

当月色摇篮环宇

做你真实的自己

The-blanket-of-snow-is-o‘ercome

Each-flower-waits-for-the-sun

And-the-whispering-tears-of-the-rain

Holds-promise-for-everyone

冬雪的被子揭开了

等待着阳光的鲜花朵朵

新雨低泣的眼泪

保守着对每个人的承诺

Then-come-away-with-me,-friends

No-matter-where-you-call-your-home

With-a-light-in-our-hearts,-we-will-never-part

No-matter-how-far-we-roam

与我一道离开吧,朋友们

不论你把何处叫着家乡

当我们心中有一道亮光,我们绝不会分离

不论我们在多远游荡

Deep-in-the-forest-we-go

Creatures-are-all-fast-asleep

With-a-kiss-and-a-wink-we-will-waken-our-souls

Love-is-the-safety-we‘ll-keep

我们去森林的深处

万物都沉睡酣然

用一个亲吻一个眼神我们唤醒灵魂

爱是我们谨持的平安

And-then-we‘ll-dance-through-the-night

Till-the-sun-will-sparkle-at-dawn

And-up-way-we-will-go-like-last-winter‘s-snow

Soon-our-work-will-be-done

我们将通宵欢舞

直到阳光在黎明跳跃

我们将飞离,就像上个冬天的积雪

我们的工作很快就要完结

Oh,-gather-ye-now-one-and-all

No-what-matter-what-all-ye-may-do

Where-the-stars-fill-your-soul

When-the-moon-cradles-all

So-to-yourself-be-true

啊,你聚在其中,一人与全体

不论你将做什么

当星光将你的灵魂充溢

当月色摇篮环宇

做你真实的自己

Oh,-gather-ye-now-one-and-all

No-what-matter-what-all-ye-may-do

Where-the-stars-fill-your-soul

When-the-moon-cradles-all

So-to-yourself-be-true

啊,你聚在其中,一人与全体

不论你将做什么

当星光将你的灵魂充溢

当月色摇篮环宇

做你真实的自己

So-to-yourself-be-true

做你真实的自己

2)做你真实的自己

“美国精神”中,有很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Be-true-to-yourself”――“做你真实的自己”。也就是,在真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做你自己,做一个不虚饰的,有缺陷的,有进取心的,爱自由的,有独立意志的自己。

我想读者看到这里,一定有些不满意。这都是什么嘛?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人太多了。真的吗?

其实我们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种理解偏差。我们很容易将不虚饰理解为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土里吧唧。把有缺陷理解为有错不改、闭着眼睛瞎话、固执己见。把有进取心理解为不知天高地厚、野心勃勃、心怀叵测。把爱自由理解为不服从纪律、自由散漫。把有独立意见理解为根本不听道理、偏执狭隘、远离他人、故作深沉等等。

还有另外一种有趣的理解方式。在“Mr.Incredible”(《超人特攻队》)电影中,反派主角时候曾经非常羡慕主角“超人先生”。然而他在效仿“超人先生”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疑惑。他有这么一段台词:“You-always-say-be-true-to-yourself,but-you-never-say-which-part-of-yourself-to-be-true”

这段台词翻译成中文,是:你常常对自己真实,你却没有对你的哪一部分真实。

初听这话,我觉得那个反角问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哑然失笑,如果你知道要对自己的哪一部分真实,却把其他部分隐藏起来,还叫对自己真实吗?当反角用这种逻辑思维的时候,他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人是虚伪的,只需要暴露一真实的内容给他人看而已。

然而人真的可以做到对自己全然真实吗?似乎不可能。人有多少缺陷啊,有多少歪歪心肠啊,多少罪孽啊。若将自己心中那算盘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还不如立即自杀算了。

看来人是不可能在他人面前完全真实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批上一层外衣,将自己虚伪地包装起来。“Be-true-to-yourself”,只不过是骗孩子而已。当孩子“Be-true-to-yourself”的时候,大人管教起来真省心。在信教以前,我一直是这样想的。

然而最近听了一次讲道,才知道很多美国人真的是一生在追求“Be-true-to-yourself”。他们之所以敢于追求这样的“真”,是因为他们相信有上帝存在,而且上帝是无所不能的。若在上帝面前,你能够完全真实的话,在他人面前,你又有什么需要隐藏的呢?

这就像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明人不做暗事。为什么,因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神知、鬼知”。

还有另外一种解经的方法,用了一个比喻,任何一个汽车厂家,在造一部汽车的时候,都要配一本《汽车使用与维修保养》手册。而《圣经》就是上帝这个造物主,给他最钟爱的制造物――人类,留下的一本《使用手册》。人若自以为是,任由内心的罪孽驱动自己的人生,就违背了上帝制造人类的初衷,类似不按《使用手册》使用车辆,自然是很快出车祸,或者早早地就将车报废了。

也就是,从基督教的教义解释“做你真实的自己”,非常简单,按《圣经》上的原则,做上帝喜欢的事情,避免做上帝不喜欢的事情。上帝最不喜欢的事情是人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将个人当上帝。

所以,“做你真实的自己”,是正视自己。并在生活中,真真实实地按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将真实的一面,显示给世人。

3)情商

“做你真实的自己”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能将自己包装起来,去追求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上,那些五光十色的东西呢?

还是以一些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最近偶尔与一个在国内做生意的老朋友电话联系,他嘴巴很能,各种理论一套一套的。我一开始还确实有佩服他。他向我吹牛,他的情商很高。

但很快,他的吹牛就到了这一生“玩过多少女人”这样的话题上了。现在社会,男女之间有多次的情爱遇合很正常。但他的这个“玩”字,显然很有“不负责任”的暧昧和阴暗。

然后他告诉我:“别给我提什么爱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爱,都是拿来骗入的。”至于做生意的诀窍嘛,自然还是老一套的“空手套白狼”。

我很惊讶。我知道他在生意环境中,中了一些金庸先生的韦宝似的“拜性为偶像”和“拜金钱为偶像”的毒。然而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的自信――情商很高,绝对比一般的人都高。

我的这个朋友中毒不浅,他大概不知道什么叫情商,认为情商就是与人套词侃山拉关系的能力。一个不懂得在感情上付出的人,不懂得为自己的言辞作信诺的人,就好像学了知识,却不敢进考场,或每次进考场就作弊的人。这样的情商,一旦被人识破,等于0。

前两年回国,遇到一个老朋友的孩,十五六岁,长得英俊高大,在同学中算是很Popular(遭人喜欢)的那一种。他问我美国孩在这个年龄在干什么。

我:“Having-Fun”(玩乐)。

他很得意,告诉我他很羡慕美国年轻人,他也在“Having-Fun”(玩乐)。而且他特别强调,自己有几个女朋友。

我忍不住劝诫道:“在美国,在中学的学生中很Popular(受欢迎)的人,最终大多去了停车场。”

他吃了一惊,问道:“干什么?”

我:“自然是帮人家停车啦!”

上帝是公平的。当一人在拼命玩的时候,其他的人却在为自己的前途积累,这种差距最终必然体现出来。另外过于早熟的人,容易被前期的成功所迷惑,反而在人生的巅峰时期(30-50岁)迷失。中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时了了,大未必佳”。

后来他又告诉我,他的父亲(也是一个生意人)夸他的情商很高,并告诉他:“在你这个年龄,玩玩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负责任。”

直到今日,我才知道那位父亲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在他的这个年龄,正是爱情刚刚萌芽的时候,而爱情的真正内涵,有3个方面――相互吸引、亲密关系、责任与承诺。其中责任与承诺,是爱情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检验爱情真假的关键。

而这位父亲竟然将“情商”与“偷取感情”等同起来。没有责任与承诺的“爱情”,是“欲”不是“爱”。没有经历过爱的人,根本无法成长,或者只能成长为一个“爱情的偷”。

美国的孩在相同的年龄段就开始谈恋爱的也很多,然而态度却比较认真。他们在学习爱,学习责任,学习承诺与付出。在美国,玩弄感情的人一旦被发现,都是很遭到鄙夷的。

没有勇气去面对承诺和付出的人,也许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中国的环境下,可以靠投机获得一些机会。也许在将来也还能获得一些机会,然而这个世界给这类人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我还见到了一个朋友管教孩,每次孩跌倒或碰伤的时候,大人都要敲一敲地面,或者打一下碰伤孩的桌子板凳,然后哄孩:“好了,好了,我已经打了它。”

人遭遇挫折的时候,会有一种自然的心态,开始反省和学习。所以孩遇到的一些挫折,最好让他自己消化,大人只是对他消化的结果,正面的做一些肯定和补充,负面的做一些纠正和指。我有担心那位朋友的孩长大后,是不是每出了一件事情,就先找外在的原因,而不内在地检查自己的错失呢?

情商是一个很深的内涵。不信仰上帝的人,是很难为真实的自己而付出代价的。那样的情商,很难成就一个真正地有作为的人。

我身在美国,远远地看到我们国人在文化上的一些莫名的失落,心里有一种不出的滋味。也许我并不身历其境,很多事情想偏差了,或者没有能理解环境的困难。但我看过一部叫《Professional(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影片。影片中,那个杀手:“No-women,No-children”(放过妇女,放过孩)。

我想对国内的一些以“玩”女人为炫耀的朋友,一些以教育青少年怎样“不要付责任”为父爱的朋友,一些过分溺爱孩的朋友,一句劝导的话:伤害一个灵魂,在上帝面前,是一种沉重的罪。“No-women,No-children”(放过妇女,放过孩)。

我这次送给大家的春节礼物,是三句话。一句是美国流行文化的“真实地对你自己”,一句是“真实与承诺,是真正的情商”。最后一句是我自己创造的:“上帝是情商的开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诸天信条 农家小福女 决战龙腾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攻约梁山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相邻推荐:
无限人生体验师法爷的随身卡牌游戏风雨大宋漫威世界的术士万道仙师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我家古井通武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