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路客

书架
2009谈人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9年1月5日李长老的新年布道会,主要讲的是基督徒对人生的态度,期望每个基督徒在新的一年里,好好算计自己的时日,活出基督的荣耀。李长老布道的特是内容深奥,逻辑性强,表达方式却很浅显,让听众很容易接收。

我发现写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转变,会不由自主地用基督徒的世界观去看问题。若事事都用无神论的观念再演绎一遍,经常在心中造成一些困惑,影响自己对主的信念,也影响自己的灵修。但一来不愿意让各位热心的读者失望,二来也想有个相互印证的机会,虽然对灵修的精纯程度有影响,却窃望能在广博的方向有所拓展。

1)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

李长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任何哲人都在深思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生的目标问题。人生很奇妙,赤条条地来,一丝不挂地去。人在一生中积累的所有物质,都不能带走分毫。李长老举了一个人死去时物质的价值的例子。据人的尸体上所有的脂肪大概够做6块肥皂,所有的磷大概够做200多根火柴,所有的铁大概够做一根铁钉,等等,等等。总的算下来,人死去时,所有的化学成分的内容加起来,不够10美元的价值。

基督教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追求,信徒强调的,是修炼圣灵以及与上帝沟通。对于无神论者来,最近大家找到了共同。国内倡导的“和谐社会”,强调物质幸福因为地球资源的限制,不可能达到“**”要求的那种物质极大丰富,“按需分配”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想目标得到了适当的修改。马克思主义被深刻地定义全人类及人类子孙追求幸福的学。从这个出发看,国内追求的和谐社会,也是在追求物质幸福基础上的精神幸福。

看来大家都在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提升。我记得一个斯坦福基因学教授(基督徒)在讲座中,讲到科学与神学的关系的时候,上帝承认自己就是真理,又承认自己保守诺言,所以任何自然规律揭示的内容,上帝都不会去违反的。根据他的推测,上帝的神迹,只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才靠超自然的方式显现。

我深信这一。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中,有时空转换和量子概率两个内容,从而否定了科学家们最期望的因决定果的“决定论”。也就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实际上是一种概率科学,大多数情况下,因并不决定果。因决定的,是符合一种概率分布的多种可能性。而上帝笑了――就像Windows(视窗)软件,经常留有调试的后门一样。上帝只需要让一些概率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发生,就能改变整个社会的命运。

但追随上帝的子民,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站在上帝的一边。

看过《中途岛海战》电影的人,应该还记得日军派出的,侦察美国舰队的飞机,在关键时候电报机出了故障,因而未能向日军舰队报告美国舰队的位置。电报机出故障是一个概率事件,但却在大战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日军舰队的四艘主力航空母舰的命运,就此被画上了句号。

上帝最常用的帮助人的办法,是改变人的灵魂。那个斯坦福的教授解释道:“如果一个基督徒在去看一场热门的球赛时,向上帝祈祷,,上帝,请你给我留一个停车位。我想他的愿望多半会被上帝拒绝。但他若向上帝祈祷,,上帝,请你帮助我建立更多的爱心,或者更具体一,上帝,请你帮助我,让我在管教孩的时候,有更多的耐心,他的祈祷一定会得到上帝的祝福!”。

2)人生目标

关于人生目标,我曾经在《最大与最》的第三卷“风起云涌”中,用“一生何求”章节,详细地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4年发表的《需求与动机》一书中,提到的需求层次论。那本书中,将人的需求层次总结为了5个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社会关系的需求,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

后来我又对人生目标的一些流行观念进行了大致的总结,用以下简练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不赞同的,请尽管砸砖头。

人生的第一层次的目标,自然是物质层次的,是满足生理的需求。在追求这类的需求的时候,人表现出的,是一种饥渴的**,就像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主角熊猫,喜欢贪吃一样。对这种饥渴的**的满足,给人带来幸福感,也带来从业的专注。

但人的物质生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像熊猫练武功到了一定程度后,就:“I-am-not-hungry-any-more!”(我不再饿了)

人的第二层次的追求,已经不能再用“饥渴和不满足”描述了。这个层次的需求,是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建立安全感。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要人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求后,建立一种看起来是正确的,却相对自私的安全感。

满足了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需求后,很多人开始选择懒惰,中庸,或沉迷于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追求。但睿智和勇敢的人选择的,却是更多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如爱与社会关系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精神层面的需求,又可以简单地用实现“不同”和“认同”来解释。“不同”,则是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的特殊性,“与众不同”,“矫矫不群”等等,丰富自己的生命,避免“庸庸碌碌”。

每个人追求“不同”,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的,追求比别人更好,更有特色。这是人在自然生存中,为了避免被淘汰,培养出来的天性。幸好现代的社会生活很广泛,能够很容易地体现每个人的不同的天分。这种天分,通过“爱”才能最佳地体现出来。所以明智的家长,在教育孩的时候,注重培养的,是孩的兴趣。孔子讲究“因材施教”,上帝讲究用上帝的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分,铸造出为上帝所用的器皿。总之,都是鼓励追求人的“不同”。

每个人又都同时追求“认同”。也就是,每个人的“不同”,是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认同”是一种社会特色,它完全了人为了适应生存而自然具备的追求“不同”的心。某人可以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乞丐,自然与众不同了,却没有人认同他。那些贪官污吏,自然很难取得他人的认同。像“气财神”那样吝啬的,也没有人认同。残暴的独裁者,有无比巨大的集权,却全用来干坏事,最终只能为万众唾弃。

一个普遍信仰基督教的社会,“认同”的标准无形地提高了。神,有钱要必须用来周济贫困,有权必须具有更大的责任。神,要有爱,还要爱人如己。这些都无形地提高了认同的标准。民主制度提高了对国家元首的认同标准,新闻自由不仅加强了对社会的监督,也无形地提高了对公众人物的认同标准。当社会提高了认同标准时,能促进和完善一个具有进取心的人,而社会也得到了正向的反馈。

神又,不可以拜偶像!也就是,人们的认同,不能绝对地取决于成功、胜利、金钱、权势等等标准。这使得“认同”成为了一个多元广谱的内容。在这样一种“认同”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机会,而人的尊重,变成了一个相互的和普遍的社会行为。

“爱”,是寻求“认同”的最佳手段。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不论多么成功,都很难真正地赢得他人的认同的。

基督徒追求的,更是主耶稣的认同。耶稣代表的,是道路、真理、生命,是爱。

3)上帝怎样帮助实现人生目标

李长老讲的,主要是神帮助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基督徒来,很容易理解。写出来给大家做参考。

第一条是“上帝的话”可以随时指导人生。实在话,对这一条我理会还不是很深,要将《圣经》读熟悉后,才能正确理解。

第二条是救赎。李长老曾经过,人是陷在罪的泥潭中,往往越挣扎越深,自己是无法救自己的。旁人也无法救一个陷入泥潭的人的,因为大家都在泥潭中,越救往往越共同下沉。只有上帝以无罪之身,站在一块坚实的净土上,才能救陷在泥潭中的人。

信神的人,可以在受洗时将过去的罪,完全地交托给神,让一切重新开始。

第三条是靠圣灵。圣灵是基督的一部分,进入人的心中,为人培养九种圣灵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基督徒坚信这样的神迹,那就是他们虔诚地祈祷的时候,自己就觉得心志坚定了,性格中的缺也更容易被克服了。长期注重圣灵修养的人,其生活的目标是“活出基督的荣耀”。

第四条是靠磨练。基督徒从来不相信信仰神以后,生活就会被神保护,一帆风顺。相反,他们预期着生活的不断挑战,甚至主动寻求生活的挑战。根据《圣经》的经义,在每次面临生活挑战时,信徒只要虔诚地祈祷神,将心灵向神敞开,神就会根据信徒的潜质塑造其人生。这中间的哲理是非常深奥的,必须详细地理解《圣经》,才能领会。

第五条是爱。人在经历艰难的时候,往往处于孤立无缘的境地。往往失落而无家可归。然而基督徒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有上帝在自己的心中。相信基督的人,相信基督对世人的爱,是人间最大的爱。人的爱,如夫妻之爱,父子之爱,都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的。而基督的爱,是无限的,也是爱的源泉。

我在加拿大旅游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导游向我们介绍加拿大城市的一个大特色,就是遍地林立的教堂。当我们追求精神幸福的时候,教堂就是基督的爱的能源工厂。

真的很怀念邓平在1978年时,为了发展中国的物质文明,首先抓的就是能源与交通的建设。30年过去了,中国人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迈出的步伐让世界震惊。2009年开始了,真的很希望和谐社会的理想得到普遍的成功,再次让世界震惊。

基督徒的人生,是将爱的能源,传播到整个世界的一条条通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能升级万物 战场合同工 诸天信条 农家小福女 决战龙腾 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 诸天万界是这么来的 攻约梁山 破灭虚空 霸体巫师
相邻推荐:
无限人生体验师法爷的随身卡牌游戏风雨大宋漫威世界的术士万道仙师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我家古井通武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